我们可知,排屑系统对于加工中心来说是相辅相成的,机床排屑机的发展是随着加工中心一起的。我国加工中心的发展起步较晚,并且刚开始的加工中心的发展仅仅注重加工功能,对于排屑等辅助功能的发展是不够重视的,因此,这就使得排屑等技术功能的发展相对于加工中心发展滞后。直至上世纪80年代,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才对加工中心的配套装置不断重视,此后数十年的发展使得机床排屑机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是世界上机床排屑机发展种类最多、最齐的国家,在学术方面主要有以下的发展成果。
国内来说,2009年沈阳机床的岳苓通过观察研究普通链板机床排屑机和普通刮板机床排屑机各自不同的功能,将它们相结合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床排屑机,这种机床排屑机在工作过程能够自动快速将机床排屑机内腔的残留废屑排出到外部,主要适用于档数偏中低控的数控机床;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的程亮针对车间的排屑系统提出绿色制造概念;2018年,宁夏共享机床辅机有限公司的马同堂等人设计了一种新型机床排屑机的过滤装置,其主要是针对加工产生的废屑形态不一的问题,这种过滤装置一方面可以将不同形态的废屑进行收集输送,另一方面又可以在输送过程中将废屑上残留的冷却液和废屑进行分离。运用了这种装置,就可以实现加工过程的更加自动化和便捷化,还能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国外方面,国外有关机构则更多的针对排屑机构的能耗方面进行研究,因为辅助系统的能耗对于整个系统的能耗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国内外都对其进行了相关研究。比如:德国-澳大利亚可持续制造联合研究小组的Wen Li等人专门对机床冷却润滑系统、排屑等辅助系统产生的固定能耗进行了监测,结果显示排屑、照明等辅助系统也会产生大量的能耗;S.Rahimifard等人对一件产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具体能耗进行仿真描述,详细分析了其中能够进行能耗最优化的部分;Hu等人对机床的主轴系统的附加能耗损失进行研究,建立了机床主轴系统的附加能耗与切削参数如主轴转速、切削扭矩和切削力等的数学模型等
相关链接: